布克文化重點新書

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

《金融大騙局》書摘:投資是一門藝術,不是科學







本文轉自《金融大騙局》一書(林育詩、葉佛和著) 
 
 
 
投資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

何謂藝術?何謂科學?最簡單的比較方式,就是科學是可以「公式化」的,也就是你只要遵從著既定的公式,就能夠得到一模一樣的結果。而藝術則剛好相反,你把所有能夠量化的客觀條件都設定成跟畢卡索一樣,你還是畫不出跟畢卡索一樣的偉大作品。

時下報章雜誌常見的名言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」,你我都朗朗上口,再搭上「為退休做準備」這套說詞,似乎一切都那麼的合理。
但對於95%的人來說,真正的事實卻是「你一理財,財就離開你」。這也完全不需要爭論,請你實際去問問一百個自己的親朋好友,能夠長期穩定在金融市場裡,每年都獲利的比例有多少?恐怕有一個不賠錢就已經偷笑了,而且往往賠越多的越不敢承認。一樣,請他們交出過去十年的投資對帳單,就知道誰在說謊了。

華倫巴菲特、喬治索羅斯、彼得林區等這類人物是藝術家,不是科學家。他們靠的是自己敏銳的商業直覺、超乎常人對市場走向的洞悉、以及凡事超前思考的心理素質,他們靠的是他們獨有的種種「優勢」,而不是一套套能夠「公式化」的定律。
坊間太多太多的書籍在幫你整理巴菲特的投資定律、彼得林區的選股戰略或各式各樣的什麼K線戰法,那照理說看過的人都應該照著這些SOP像他們一樣成為超級富豪了啊,為什麼實際的結果卻是一個賠的比一個慘呢?所以結論就是,投資是一門藝術,不是科學。
既然是藝術,就表示它是不可能按照一個固定的完美公式依樣畫葫蘆的。你再怎麼解析巴菲特選股原則、再怎麼熟讀彼得林區選股戰略、再怎麼鑽研各種技術線形或買賣指標,相信我,你成為巴菲特第二的機率,仍然比你去賭場裡贏錢的機率還要低。
美國經濟學家家、EIR週刊創辦人拉魯旭(Lyndon LaRouch)曾說過一段相當令人值得省思的話:「現在學校裡所教授的總體經濟理論完全是垃圾。總體經濟的走向是不能單單用數據來預測的。因為社會組織結構的發展和社會物質文化的積累,會造成人類思考模式的改變,進而造成行為模式的改變……。這就是為什麼每當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,社會總是一片震驚。」
的確,不管是採用宏觀總體經濟理論的價值投資派,或是只注重價量和籌碼關係的技術交易派,就我們實際看到的結果,往往是一批又一批新的賭客,在這個金融大賭場裡不斷輸光他們的錢,然後不斷再尋找新的統計數據、新的計算模式、新的操作工具,然後週而復始。而唯一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輪迴中獲利的,只有那些不斷販售你新的統計數據、新的計算模式、新的操作工具的「賭場周邊行業」。而他們的主要獲利來源,也是來自於販售他們最新的「必勝賭術」,絕對不是自己下場投資的獲利。但講的現實一點,這些「江湖術士」至少比這些賭客們還都還更了解這遊戲規則的真相。

懂我的意思了嗎?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,跟畢卡索之所以是畢卡索是一樣的,你不會因為拿了跟畢卡索一樣的畫筆就成為畢卡索第二。同理,你再怎麼研究、模仿巴菲特的選股和思考模式,你都不會成為巴菲特第二,因為你不是巴菲特,你是你。而且說真的,與其去金融市場裡不斷輸錢,不如直接去賭場下注,至少賭場裡每一種遊戲的規則都相當清楚,你連輸贏的機率都可以算得出來,而且敢開賭場的一定童叟無欺、公正經營,大家各憑對機率的拿捏以及部分的運氣來定輸贏,願賭服輸。
但金融市場比起賭場更是一個深不見底的無底洞,賭場裡你怎麼輸的你清清楚楚,機率都算的出來,但是金融市場裡你根本算不出你贏的機率,最後往往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。

你我都一定看過一堆例子,就是一個長年在職場上非常成功的人,卻在短短幾年不到的時間,就把在本業裡所賺到的錢,在金融市場裡付之一炬。於是他只好再重新回到職場上,重新累積他的下一筆賭資。而依照經驗,這些人每次會選擇的新投資工具,槓桿往往會愈來愈高,因為賭客的心態總是想這一筆就把過去所輸的一次贏回來。可想而知,越高的槓桿對於這些弱勢玩家而言,只會越快把錢輸光而已。「你一理財,財就離開你」是個定律,是個經過一再驗證的定律。

(NOTE)僑生有話說:躺著就有錢自動流進來
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自己,我也曾經和很多時下的年輕人一樣,希望能找到一套投資的「終極公式」,然後可以靠著這套終極公式,每天不用工作就有錢自動流進來。而
「程式交易」就是順著我這種想法的人所誕生的產品,其原理就是把所有能夠數據化的參數,都寫成一條條用來判斷買進賣出時點的公式,進而提高長期的勝率和獲利的穩定性,並且能夠排除因人為情緒因素而做下錯誤決策的風險。而且這一切的一切,都可以靠電腦的自動化來執行,你每天要煩惱的,真的就只有晚餐不知道要吃什麼?
2008年的九月和十月,我的這套「終極公式」在兩個月的時間裡,在期貨市場為我賺進七百多萬臺幣之後(當然,我可是交的出投資對帳單的),我開始販售我的這套程式交易工具,一直賣到被金管會以違反投信投顧法和期交法為由開鍘為止。
故事還沒有完,當我以為我的下半輩子就是靠這套終極公式,就可以坐吃等死的時候,在2009年的430日和54日這僅僅兩個交易日裡,我一口氣就賠了一千多萬(臺指期連續兩天漲停鎖死)。想當然爾,我的那些「會員」們,也把我從崇拜的角色,瞬間變為撻伐的對象。終極公式被黑天鵝給徹底摧毀,年少輕狂也終招致教訓。

記住,「終極公式」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!人類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模式,都會隨著社會結構的演進,而不斷改變。
以我的經驗,不管在任何的金融領域,一個號稱有效的終極公式,其真正有效的期限往往不會超過兩年,因為永遠會有新的黑天鵝來擊敗所有的終極公式。當代趨勢大師約翰奈斯比(John Naisbitt)曾經說過:「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。」永久有效的終極公式要是真的存在,你我都應該早成為世界首富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